“元宵”和“汤圆”是不是一回事,英文又咋说?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作者:作者:Zengtaiyuan  

元宵汤圆是不是一回事,英文又咋说?1

 

文/曾泰元2

 

“元宵”有双重含意,其一为“元宵节”的简称,其二为球形的糯米制品,常于元宵节所食。

 

节日的元宵,英译已约定俗成,长久以来多作Lantern Festival(字面“灯笼节”)。食物的元宵,英文怎么说?答案很简单,直接音译,依汉语拼音转写为yuanxiao。不久前,我手机才安装了一个《新世纪英汉汉英大词典》的APP,打开来测试一下,就是这个答案。

 

英语世界最大、最全、最受尊崇的词典是《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它大约收录了300个直接源自中文的词汇,其中也包含了食物元宵的音译yuan hsiao。此yuan hsiao乃传统的威妥玛拼音(Wade-Giles),1986年始为OED所收,三十余年来未曾增减一词,倘若日后修订,则毫无疑问地,必将以新式的汉语拼音改为yuanxiao。

 

根据OED的定义,yuan hsiao是“(阴历正月十五)中国元宵节所食之一种糯米汤团甜品”【a sweet rice-flour dumpling made for the Chinese Lantern Festival (15 January in the lunar calendar)】。OED收录了3条书证(有书面证据的例句),最早的一条时间落在1956年,出自赵元任夫人杨步伟所写的英文书《中国食谱》(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讲的是做元宵用什么材料、加多少分量的分步作法:

 

Orange soup with yüan-hsiao... Knead the glutinous rice flour with 1/ 2 cup hot..water. Then make into globules of about 3/ 8 inch in diameter. These are the yüan-hsiao.【橙汁元宵……糯米粉加二分之一杯的热水揉捏,再做成直径约八分之三英吋3的多个小团,这就是元宵】。

 

阅读这个食谱时,我心中的困惑油然而生。橙汁元宵,这种未曾听闻的搭配,不晓得是哪里的特色?杨步伟是南京人,赵元任是常州人,难不成这是当时他们记忆中的江南作法?还是他们到美国之后自己的创意?抑或是中间出了什么差错?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此外,直径一公分不带馅的糯米小团,只有成人指甲盖的大小,似乎与我们心中典型的元宵有明显的不同,这会不会是江南的“小圆子”?

 

对元宵食谱的疑惑,我暂时无解,只能留待专家考证释疑。

 

话说回来,这本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名义上虽为杨步伟所作,不过一般相信,背后有很大一部分实乃赵元任代笔。英文的《中国食谱》举足轻重,影响广泛,受到美国知名的美食记者与烹饪史学家安妮‧门德尔松(Anne Mendelson)的高度评价,称其为“第一本真正有深刻见解、以英文撰写的中国菜谱”(the first truly insightful English-language Chinese cookbook)。英文里有几个常见的中餐烹饪词汇,如stir-fry(炒)、pot sticker(锅贴)、red-cooking(红烧),据闻为皆赵元任所翻译,也都首见于此书,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据传统习俗,元宵节吃汤圆,所以汤圆又称元宵,大型权威的《辞海》《汉语大词典》也说,元宵是汤圆的别名。我在英文的维基百科(Wikipedia)搜索yuanxiao(元宵),敲下回车键,页面却跳转到tangyuan(汤圆)。看来,元宵和汤圆似乎真的难分彼此。

 

汤圆和元宵的关系是有点复杂,有人认为是同物异名,也有人认为有所不同。认为彼此不同者,其看法大致是,传统上制作元宵时,是把素的固体甜馅料放在铺有糯米粉的竹篮上,再用双手摇晃,使糯米粉均匀黏在馅上,如此重复数次而滚成圆球。汤圆的作法口味都不同,馅料有荤有素,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再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揉圆,也有无馅的汤圆。

 

在我的家乡台湾,汤圆为冬至的应景食品,也常在婚宴、团聚的场合现身餐桌,取其“团圆”的谐音。元宵则为元宵节所吃。

 

汤圆和元宵的纠葛,我们姑且放在一旁。大陆有些地方,元宵节吃的就叫汤圆。汤圆的英文,英语世界没有已出版的词典收录,不过网上的英文《维基词典》(Wiktionary)则以拼音的tangyuan加以收录。

 

元宵、汤圆都是文化特色词,英文里找不到现成的对应,只能加以解释,然而解释并不是翻译。词汇翻译强调精简,因此在不可译之时诉诸语音,是个常见的作法,放诸四海皆准也。

 

注释:

 

1. 转自《南方周末》。

 

2. 曾泰元,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3. 译注:约一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