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于2007年12月7日成立,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独立设置,在历代俄语人的不懈努力下,学院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壮大,在国内外俄语界享有一定的影响和声誉。
(一)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时期的俄文科
1951年,黑龙江区域内高等师范学校有三所,分别是1951年5月在哈尔滨市创办的松江师范专科学校、1951年9月在哈尔滨市成立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和1951年9月在齐齐哈尔市建立的黑龙江师范专科学校。
1952年10月,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与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定名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地址在哈尔滨市新阳区建国街2号。这时期,就增设了俄文科。它与中国语文、数理、历史、地理、自然、体育、化学、物理并列为九个学科之一,俄文科主任高尔捷耶瓦。俄文科当年录取35人,入学后又转录1人,共36人。1954年应该专科毕业时因改成本科,故于1955年毕业。
1953年6月,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对东北地区七所师范专科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七校合并为三校,即东北教育学院(以后改为沈阳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由松江师专改名,1954年全部迁至南岗区和兴路现校址)和大连师范专科学校。根据“重点设科,适当分工”的原则,我校仅设中国语文、俄文、数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专修学科。俄文科学制为三年,在俄文科的10名教师中有外籍教师7名。
七校合并为三校时,原在齐齐哈尔的黑龙江师专的俄语科近50余人并入新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的俄语科。当时他们作为俄语一班,原哈尔滨的36人是二班。到1955年毕业之前,重新划分为三个班。1955年的八月分配工作,当年是分配到全东北地区。
(二)外语系的建立
从1949年到1956年是我国俄语教育迅猛发展的七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举,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向苏联学习”的号召。由于我国在外交上和苏联结盟,经济建设上靠苏联援助,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也主要来自苏联,加之聘请了大批苏联专家,因而俄语成为当时最急需的语言,俄语教学也因此迅速发展。所以我校于1956年5月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为黑龙江师范学院,7月20日教育部又批复同意将黑龙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建院时开始设系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共设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俄语四个系。
过量地发展俄语教育和取消初中外语的做法发展到了1957年已经带来明显的后果——培养的俄语人才大大超过国家需要。因此国家做了如下调整:动员俄语专业的学生改学其他语种;动员三年制应届毕业生继续学习一年,并把学制一律改为四年;俄语专业暂停招生一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我校在1957年停办俄语系,1956年入学的学生有的调往东北师范大学继续学俄语,有的在校内转系插班就读。教师担任公共外语教学任务,成立外语教研室。
六十年代初,我国与西方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急需大量外交、经贸人才及外语教师。1960年,我校开办外语系(当年的外语系学生学的只有俄语)。1960年至1961年,主要从哈市初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共6个班180人,4年制毕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教育成了重灾区,外语教育更是灾难深重。学习外语被认为是崇洋媚外、里通外国。一些外语教师被怀疑为特务间谍,立案审查。师生停课,学工学农学军。俄语教学处于停滞状态。1966年,我校停办外语系,教师继续担任公共外语教学,加入外语教研室。
1972年,学校再次成立外语系,外语系设立英日俄三个语种。俄语专业三年制,共招生三个班,都是工农兵学员。从此外语系每年都招生。
1978年恢复高考,改为四年制本科。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俄语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俄罗斯经济不断恢复,我国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多,推动了俄语教育进一步恢复。
1979年1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独立设置24年的并已具备大学规模的哈尔滨师范学院改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此时,学校有12个系15个专业。外语系下设俄语系和英语系,日语专业在英语系中。
1980年学校在外语系建立“苏联教育研究室”。1984年倡议在全国召开了有国际影响的全国性苏联教育改革学术讨论会。“苏联教育研究室”当年出版的两期《苏联教育研究》,在全国各高校广泛交流,同科研单位也有互换,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87年在“苏联教育研究室”的基础上,又扩建为 “哈师大比较人才学研究室”,这是一个跨系的,并由校外人员兼职的研究机构,校内其他系有教育系的杨萍、化学系的王佐书、物理系的张长明等人加入研究。研究室于1988年8月召开了有100多人参加的“全国首届学导式教学理论研讨会与新时期培养人才学导式教学理论讲习班”。
199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撤外语系,单独设置俄语系和英语系。
199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组建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由英语、日语、俄语三个系和大学外语教研部合并组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三)斯拉夫语学院的组建
2007年12月7日,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求,撤销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独立成立斯拉夫语学院。
学院教学机构由俄语系、波兰语系和公共俄语教研部组成。学院的研究机构在保持原有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正在筹建成立斯拉夫文化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及教辅人员31人。其中博士16人、在读博士2人;教授9人、副教授13人;每年聘任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外籍教师5人。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建设斯拉夫研究中心为重要任务,保持师范俄语特色,加强商务俄语专业内涵建设,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提质量、上水平、出特色”,实现专业、学科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学院领导
院长:赵秋野
副院长:赵晓斌、张金忠
党委书记:刘兆华
党委副书记:阿庆喜
联系方式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松北校区)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江南校区)
邮编:150025(松北校区),150080(江南校区)
电话:0451-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