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郑州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汉译英译文评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4日
发布人:nanyuzi  

地方文化的国际表达

——第九届郑州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汉译英点评

 

文/韩子满

 

关于中国文化外译,当前学者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学者们大多采用了一种全局性的眼光,关注的都是全国性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作品,对于独具地方色彩的文化如何外译,关注得并不多,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文化受到的关注更要少一些。这种现象当然有其合理性,毕竟全国性的文化现象或作品最有代表性,最有利于在海外构建鲜明的中国文化形象。但长远来看,中国文化形象要想更丰满,更真实,更有吸引力,就必须发掘、外译大量的地方文化现象和作品。目前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中西部地方文化在文化外译实践和研究中受到冷落,又有其不合理的一面。我们有必要在继续关注全国性文化现象的同时,积极探讨地方文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文化外译的问题,从而形成中国文化外译的立体图卷。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选定本次翻译大赛的竞赛原文时,特意将重点放在了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散文作品上。汉译英原文《佛像前的沉吟》节选自知名河南作家、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二月河的同名散文,收录于二月河一本同名散文集里,是二月河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在文中通过佛教与诗歌相生相伴这一现象抒发了对中国文化,特别是盛唐文化的赞叹。节选的原文中,两个主要文化现象都与河南密切相关,是不折不扣的中原文化元素。一是三、四两段反复提到的少林寺,包括与之相关的“十三棍僧救唐王”这样的典故;二是第四段中提到的玄奘。玄奘是佛经翻译史上的重要人物,理所当然是全国性的文化现象,但其出生地和成长地均在河南,和白马寺一样,都代表了中原文化在佛经翻译史、佛教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两个文化现象的翻译,参赛译文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少林寺相关文化元素的翻译,问题更多。

 

与少林寺相关的文化元素首先是“拳”和“禅”。这里的“拳”加了引号,说明其所指并非拳头,而是一种武术,确切地说是一种“拳法”。有些参赛译文简单地将“少林和尚的‘拳’”翻译为fists of Shaolin monks,意思明显错了,似乎少林和尚生理上有什么特殊之处,导致其拳头异于常人。有些参赛译文将其译为Shaolin monks’ boxing,将“拳”理解为“拳击”,符合“拳”字在汉语中的另外一种常用义。“拳”字表示某些武术流派时,可以看作是“拳法”的简称,比如“长拳”“咏春拳”等。虽然有不少武术类书籍将这一用法的“拳”字都译为boxing,但严格说来,这么译也不准确。作为源自西方的一种体育,boxing严格禁止使用拳头之外的身体部位发动进攻,这在中国的各类拳法中都是不存在的。无论是长拳,还是咏春拳,都有腿上动作。当然,既然叫作“拳”,此类拳法主要利用拳头,总体上与boxing比较接近,而且这种套用西方体育的格义式译法,有助于西方读者理解,便于传播。但同一段中又出现了“十三棍僧”,这些人的进攻手段显然不是拳头,他们使用的其实不是“拳”,而是“棍”,与boxing完全不同。因此,如果把第四段前面的“拳”翻译为boxing,译文就会前后脱节。其实,“拳”字在汉语中还有一种意思,那就是作为武术的代称,指代各类武术。比如日常口语中我们会说某某人“练拳”,意思就是那个人练习武术;说某人“会拳”,意思也是那个人会武术。历史上义和团也叫义和拳,就是因为义和团成员多数习武,并不是因为这些人只练习各种拳法。如此看来,“拳”字还不如译为Kung Fu,既符合原文的意思,译文前后又不会脱节,因为“棍法”也是武术的一种。有些参赛译文把“拳”翻译为Martial Arts,思路完全正确,意思也大致准确,但这种说法在英语世界不如Kung Fu流行,一般读者未必能懂。而且这种说法可以指各种搏击类体育,比如跆拳道、空手道等,都可算作Martial Arts,而Kung Fu则专指中国武术,在西方也更为人所熟悉。

 

“禅”的翻译原本应该很简单,直接译为Zen就可以了。这个源自日语的英语词,与少林寺的“禅”就是一个意思。一般人只知道少林寺是武学圣地,却不知道在佛教的禅宗里,少林寺地位很高,是禅宗的发祥地,流传到南方地区和日本的“禅”,其源头都在少林寺。有些参赛译文直接使用拼音,译为Chan,很荒谬。还有些参赛译文用了zen,首字母没有大写,同样不准确。Zen作为专有名词,字母z 必须大写。

 

另一个与少林寺相关的文化意象是“立雪亭”。这是少林寺中的一个建筑,是僧人们日常作佛事的场所,相传是当年禅宗二祖慧可站立在雪地里,向禅宗祖师达摩求法的地方。其命名看似完全根据自身的典故,实则肯定受到了“程门立雪”这一同样源自河南的典故的影响,用来形容慧可求法的虔诚以及对达摩祖师的尊敬。参赛译文的问题大致有三类。一是引申不当,意思不准确。有些译文将其译为Reading Pavilion,似乎该亭是和尚们用来读书或念经的地方,与“书痴”一词倒是呼应,但与该亭的实际作用并不相符。“程门立雪”说的虽然是读书人拜师的故事,但“立雪”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读书。二是采用音译法,添加注释,但音译和注释都错误。有参赛译文将其译为“Li Xueting (a place for contemplation)”,将“亭”字也音译,显然不恰当。“亭”是类属词,并非专有名词,无须音译。括号中的注释将亭子的作用解释为“沉思的地方”,与“禅”呼应,有一定合理性,但同样与该亭的实际用途不符。而且“禅”对应的英语表达是meditation,contemplation没有完全表达出“禅”的含义。三是采用音译法,但书写方式不正确。有的参赛译文用了Li Xue Pavilion这种译法,把“立”和“雪”分开来音译,不符合专有名词音译规范。通常来说,除了汉语姓名外,汉语的专有名词都当作一个词来翻译,比如“洛阳市”,就应该音译为Luoyang City,而不是Luo Yang City。可取的翻译应该是符合规范的音译,译为Lixue Pavilion。亭子背后的典故可以忽略不译,毕竟这不是关键信息。当然,在Lixue后面加个括号,注明“literally ‘standing in the snow’, meaning ‘paying tribute to and utmost respect for a master while imploring to be his/her student’”,会更好。

 

与少林寺相关的文化意象“十三棍僧救唐王”最难翻译。首先译者需要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以便确定“救”字的翻译。许多参赛译文都用了saved the life of Li Shimin in a battle之类的说法,可能是为了译文更加生动具体,添加了in a battle。但这只是想当然的理解。这个故事在少林寺内的一座碑刻上有专门的记载,也有专门的书籍。根据记载,少林寺的十三棍僧是把李世民从监狱里救出来,而不是战斗中,in a battle并不准确,也是画蛇添足,直接译为saved Li Shimin’s life即可。“棍僧”的“棍”字也很难译。有的参赛译文用了iron bar这个说法,即“铁棍”。这种译法似乎也有道理。一些评书故事中,许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使用铁棍。比如《隋唐演义》中的好汉雄阔海就以善使一条大铁棍名震天下,而且雄阔海和“十三棍僧救唐王”恰好是同一个时代。但这种理解完全错误。少林寺和尚使用的肯定是木棍。有关这一故事的碑刻和书籍对于棍僧所用棍子的材质并没有说明,但少林武术的棍法对于棍子的材质却有明确的要求。有专门的网站就指出,少林棍法使用的是白蜡木杆棍,原因是这种棍“纤维密度稠,它的弹性啊,韧性啊,防震性能都超级厉害,整个杆子洁白如玉,有硬度,有韧性,在干燥的地方不开裂,在潮湿的地方不变形”。再者,铁棍的韧性肯定比较差,使用起来难以施展少林棍法中的一些技巧。《隋唐演义》中渲染好汉们使用铁棍,意在突出这些人力大无穷,而少林棍僧的主要特点肯定不是力气有多大。还有的参赛译文将“棍”译为club,比iron bar要好一些。韦氏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a heavy usually tapering staff especially of wood wielded as a weapon”,符合少林棍的两个特点:木质、武器。但这种武器一头是尖的,这与少林棍在形状上有明显区别。还有的参赛译文将“棍”译为stick,也说得过去。这个词涵盖范围最广,各种棍子形状的物体都包括在内,少林棍无论材质和形状如何,自然都是stick。还有的参赛译文将“棍”译为cudgel,也可以接受。《新牛津英语词典》对cudgel的解释是“a short, thick stick used as a weapon”,这种棍子通常也由木头制成,在用途和材质上和少林棍一致,但这种棍子比较短,往往一头粗大或带有钉刺等,以增强打击效果,形状迥异于少林棍。不过,许多有关中国武术棍法的介绍都用了这个词,对中国武术有兴趣的西方读者对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这么译也不至于引起太大的误解。

 

与“玄奘”相关的翻译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把这个名字当作普通汉语人名,将其音译为Xuan Zang,拼写不符合现行规范。虽然和尚的法号相当于普通人的姓名,理论上也可以按照普通姓名来翻译,但僧人的法号和普通的姓名还是有所不同的。多数僧人的法号只相当于普通人的名,其姓“释”通常是省略的。比如“法海”“海灯”这些法号,其全名应该是“释法海”“释海灯”,因此即便当作普通人名进行音译,“玄奘”也不应该是Xuan Zang(似乎“玄”是姓,“奘”是名),而应该译作Xuanzang,这也是国际学术界通行的译法。有的参赛译文采用了以前威妥玛式写法,译为Hsuan-tsang,也没有问题。二是直接翻译,没有添加任何解释成分,英语读者未必理解。虽然玄奘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地位很高,在西方学术界也有一定知名度,加拿大学者撰写的《历史上译者》(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中就有专门的章节讨论玄奘的翻译,玄奘的名字在英语中也有通行的写法,但一般的西方读者,包括历史或翻译学科之外的学者,恐怕还是不知道玄奘是什么人,不理解作者此处为什么要提到这个人,因此不妨在Xuanzang这个名字之前加上the Great monk and translator 之类的解释成分。

 

另外一个与河南文化相关的因素就是作者名的翻译。“二月河”是个笔名,按照现在通行的规范音译为Eryue He即可。有些参赛译文译成Er Yuehe,显然不对。虽然“二月河”和“鲁迅”不同,看起来不像是一般的姓名,但对其切分也应该符合汉语习惯,符合其原义。这个笔名应该切分为“二月”和“河”,切分为“二”和“月河”显然不对。还有的参赛译文译成February River,采取意译的方法,意思没错,但不符合汉语笔名英译的习惯,也没有注意到“二月河”在英语中的通行译名。汉语笔名通常按照汉语姓名来译,比如“鲁迅”就翻译为Lu Xun,“二月河”虽然明显不是普通的姓名,但也不一定要意译,这个笔名在英语世界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译名,那就是Eryue He。还有的参赛译文翻译为Ling Jiefang,还原成了二月河的原名,也没有必要,不符合笔名翻译的常规。

 

除了河南地方文化因素外,有几个地方也特别需要关注。

 

一是标题里的“沉吟”。《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总之有说的成分,显然不是这里的意思。作者参观佛像,再有感慨,也不大可能当场说出声来。“沉吟”其实是“沉思”“思考”的意思,因此这里翻译为reflections、pondering、musing 之类的说法都可以,但murmuring或muttering之类的说法就不合适了。

 

对于第一段中的“打开中国的历史”,也有不少参赛译文出错。这种说法其实是“打开任何一本中国历史方面的书”之意,意指后面所说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中很常见。有的参赛译者将其译为looking back on Chinese history,似乎作者坐在那里,认真反思中国历史,经过深入思考才得出后面的认识,这与原文意思不符合。这里直接翻译为read a Chinese history book就可以了,read也可以换为open,总之能体现出轻松随意就可以,但read要好一些。

 

“也不知……彼衰我衰”也有许多人译错。这其实是两句话,从“两家”开始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句子,可以翻译为两个英语句子,也可以用or之类的连词连接,形成两个并列句。有的参赛译文机械地照搬汉语标点,且没有使用or,语法有问题。“也不知”就是无人知道的意思,翻译为no one knows就可以了。“谁先”和“谁后”同义反复,无须全部译出,只译“谁先”就够了。“辉映”显然是个比喻说法,意思是繁盛、兴旺,机械地译为shine或highlight,意思不明确。“先后辉映”的意思是二者历史上都很繁盛,但繁盛的时间可能不一致,一些参赛译者把“先后”译为successively,即“连续”,意思也不对,不如译为prosper one after another。“彼兴我兴,彼衰我衰”,与前面的“先后”相对,就是二者同时兴衰的意思,不妨译为:They have flourished together, and so have they declined. 也可以采用合译的办法,把两个分句译为share ebbs and flows / ups and downs。

 

第三段中的“文化内涵”也不太好译,很多参赛译文都用了cultural connotation 或cultural content的说法。“内涵”这个词在汉语中意思非常含混,这里其实就是“传统”的意思,不如译为tradition。

 

第四段中“可以看到二者的结合愈来愈密切”中的“二者”也是一个翻译难点。对于这种代指,一般需要从前面的句子中寻找线索,确定其具体所指。但这句话前面的几句话并没有明确提到可并列或形成对比的两种东西,只有本段开头把“禅”和“拳”作了对比。有的参赛译文估计正因为如此才把“二者”译成了Zen and Kung Fu。但这句前面一句说的是大臣对于佛教的态度,再前面一句说的是玄奘,与“拳”都没有关系。这么翻译,逻辑上比较突兀。我们不妨从后面的句子来推断。后面一句提到了“唐政府”,说不定二者包括“政府”,而且前面一句中的“大臣”,也代表政府。该句中同时出现了“大臣”和“佛”,所以“二者”更有可能指政府和佛教,不妨翻译为Buddhism and the government。当然,也可以保持模糊,简单地译为the two。译文会比较含混,但原文如此,也说得过去。

 

参赛译文当然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原文中一些文言表达法,如“庶乎是矣”等,多数参赛译者都理解正确,且英语表达自然流畅,限于篇幅,就不点评了。

 

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国文化外译实践和研究不应该忽视地方文化。本次比赛是我们的一次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参赛译文有一些问题,但整体上质量还是不错的。我们有理由对地方文化外译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