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轰”之妙
文/内森·科布
译/姚海涛
【1】撰写此文时,波士顿街头正大雪纷飞,天气预报员称“雪量刷新纪录”。看着窗外,估计再过几个小时,我们便会迎来那个号称“瘫痪”的神奇时刻,如新闻标题所言:“暴风雪袭来,市中心瘫痪”。我们甚至可能读到这样的标题:“全境覆没”或“雪压东北”。不过,就算仅仅是局部地区陷入瘫痪,我也心满意足。当然,瘫痪范围越广,我便越开心。
【2】有的人称之为暴风雪,有的人则称之为东北客。我自己的叫法是雪轰。我毫不掩饰对它的期待,就像棒球迷盼着四月份的到来。然而我的希望常常落空,因为晚间的暴雪预警往往变成次日的小雪零星。
【3】唉,去他的小雪零星。我要的是真家伙,要让大众汽车在联邦大道上打滑,还要让马萨诸塞湾交通局的第三轨道冻成生肉块。除非暴风雪能让洛根将军国际机场关闭至少6个小时,否则它都没资格叫作雪轰。
【4】关键是,雪轰能给我们一个教训。准确讲,是一些教训。就拿城里人来说,他们一度将其生存本能引以为傲,却突然间连上街都畏缩不前,惟恐被暴雪吞没。这帮人蜷缩于屋内,乃是真正的囚徒。像这种夜晚,新英格兰北的居民早就习以为常;但若波士顿遭到雪轰侵袭,当地人陷入的便不只是齐膝深的冰雪,更是迷惘与混乱。
【5】教训何在?我们膜拜的大都市,在有些事物面前,也会相形见绌。约翰·汉考克大厦的窗户掉落后,我们从此灾祸中解读到的,也正是这一教训;我们本以为征服了恶劣天气,现在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只苍蝇,外界随时可以把我们拍死。雪轰一来,我们只得乖乖缩回原处。
【6】我们的生活节奏也被它拖慢。对当下的城里人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说实话,我觉得无论是否下雪,洛根将军国际机场都应该定期停业,这正好呼应某潜在观点,即,出行时速高达600英里(约965公里)其实没那么必要。待会儿我要去街上,我知道会有怎样的一幕。人们肯定在步行,车辆则全无影踪。这景象恰似19世纪后湾的绝妙照片:简洁有序,车马稀少,仿佛有人专门用气笔修改过。
【7】当然,今晚还会有寂静之声,几近震耳欲聋。我知道城市里有些人因缺乏噪音而难以入睡,大概雪轰对很多人造成的困扰正在于此。上帝啊,路面结冰、车位减少,我们尚可应付;但是,请把音量调大些可好?城里人往往怀疑一切非其亲耳所闻之事。
【8】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如此良夜显然美丽非凡。一席洁净白衣,遮掩了城市的伤痕。回想1964 年,在纽约,基蒂·吉诺维斯被杀时,目击者皆袖手旁观。当今的城市居民,与这些看客相差无几。恰在此时,暴雪瞬间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这正是其最美妙之处。
【9】雪轰之妙,天下无双:只有它能让人明白迎面而来者不一定都是劫匪,或者,冲人问好不一定就意味着行为反常。你可能觉得城市居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具“同舟共济”的意识,但其实仅在此类灾祸临头时,他们才会一改“独行鲨鱼”的本性。
【10】就此搁笔吧。雪轰今晚要登台,它需要我去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