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郑州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译汉一等奖译文(二)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发布人:EwAdmin  

烈雪之威[1]


文/内森·科布

译/丁占罡

  

1】写此文时,雪正飘落在波士顿的大街上,用天气预报员的惯用语来形容,可谓“雪量创了纪录”。我望着窗外,心里琢磨,过不了几个小时,“暴雪瘫痪了市区”[2]中那种魔术般的瘫痪时刻就会到来。或许,我们甚至要迎来一场“吞没全区”或是“覆盖东北”的大雪。不过,我乐见的只是局部瘫痪。而且,瘫痪得越厉害越好。

 

2】有人称这种雪为暴风雪,也有人称之为东北风暴,我自己则把它叫做烈雪。我坦承,我期待着它的到来,就如同棒球迷期待着四月[3]。可我总会失望,因为预警今夜来袭的暴雪往往到了明天就成了骤然降下的小雪。

 

3】哦,该死的小雪!我要的是真货,是让大众汽车在联邦大道沿街堆滞、把波士顿轨道系统的第三轨[4]冻得像生肉块儿似的那种真货。一场暴雪根本算不上烈雪,除非它能让洛根机场[5]关闭至少六个小时。

 

4】关键是,烈雪带给我们一个启示,甚或几个启示。首先,城里人向来以其生存本能而自傲,可突然间他们就不敢冒险到街上去,因为怕被雪吞没。俨然,他们成了困在家里的囚犯。新英格兰北部的人不会在意今天这样的雪夜,可要是一场烈雪席卷波士顿,那么当地人不仅会陷入及膝的雪中,也会陷入迷茫和混乱。

 

5】启示何在?就在于这里面有比神圣的都市更为震撼的东西。它传递的信息恰如约翰• 汉考克大厦[6]的玻璃幕墙突然崩塌而带给我们的思考;就在我们自认为占了上风之时,却发现自己不过是苍蝇,而蝇拍却握在别人手中。烈雪让我们困在原地。

 

6】其次,烈雪还让我们慢下来。对于当下的城市生活而言,这并非坏事。平心而论,不管下雪与否,我都认为洛根机场应定期关闭,以认同这样一种潜伏于心的疑虑:一个人未必那么需要以600 英里的时速出行。一会儿我就要到街上去,我知道我会看到什么。人们肯定是在步行[7],街道上不会有汽车的影子。那情景有几分像那些令人惊叹的19世纪的后湾区照片,没有了喧嚣声和车流,看起来就像是有人用喷笔精心修饰过。

 

7】当然,今夜会伴有寂静之声,那将是近乎死一般的沉寂。我知道,城里人到了乡下会因为缺少了嘈杂声而难以入眠,我想,这正是烈雪让他们许多人感到困扰的地方。人行道会很冰冷,能用的停车位也会少之又少。可是上帝,请调高音量吧!城里人一般是不会相信他们亲耳听不到的东西的。

 

8】还有一点不应忽视。今天这样的雪夜将城市的伤痕遮掩于无瑕的银装之下,无疑是美不胜收的。但最为迷人的,莫过于这样的雪夜会让人们突然改变彼此相待的方式。就在城里人被描述成跟1964年旁观基蒂·吉诺维斯遇害[8]的那些纽约人是一路货色时,这一改变发生了。

 

9】没有什么能像一场酣畅的烈雪一样引发人们来思考:人行道上迎面走来的人不见得每一个都是抢劫犯,打个招呼也不一定就是变态之举。你或许认为,城里人更能强烈地意识到,大家共处同一片汹涌的大海之中,但只有类似的灾难来袭时,他们很多人才不再是独来独往的鲨鱼。

 

10】暂且写到这里吧。今夜的窗外,是一场烈雪。它需要我到场。

 

译者注

[1] 原语中的whoomper很有可能是作者内森·科布自己创造的词,可作以下两种解读:第一,根据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whoomp亦作whoomph,意为“突发的巨响,低沉的爆裂声”,那么,作者有可能是用whoomper指“伴随着狂风的声音而降落的大雪”;第二,whoomper是whopper的变体,《新英汉词典》把whopper解释为“巨大的东西,庞然大物”,而原文中也有如下表述:Some people call them blizzards, others nor’ easters. My own term is whoompers,据此可以推断,whoomper与blizzard(暴风雪)或nor’ easter(东北风暴)一样,都是指威力无比的强降雪。根据全文语境,尤其是第7、10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期待今夜到来的是一场whoomper(There’s a whoomper outside tonight…),而whoomper来袭的夜晚是寂静的(… there will be the sound of silence tonight. It will be almost deafening.),作者并未刻意描写whoomper本身发出的声音。因此,本译文倾向于上面第二种解释。关于factor,朗曼Active Study Dictionary给出如下释义:any of the forces, conditions, influences, etc., that act with others to bring about a result。综上,并结合文意,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作者是希望通过whoomper的巨大影响力来阐明其带给人们的启示,故本译文将标题The Whoomper Factor译作“烈雪之威”。《现代汉语词典》对“烈”的解释为:形容强度、浓度、力量等很大;对“威”的解释是:使人敬畏的气势或使人畏惧的力量。如同whoomper有可能是作者自造词一样,“烈雪”亦为译者自造词。既然汉语中有烈火、烈风等词语,“烈雪”应该不会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

[2] “暴雪瘫痪了市区”:原语为斜体Storm Paralyzes Hub,指的是波士顿当地媒体上的一则新闻。同样,本段下文的“吞没全区”(Entire Region Engulfed)和“覆盖东北”(Northeast Blanketed)也都是新闻标题中的用词。

[3] 四月是每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例行赛季的起始月,比赛从四月一直延续至十月。

[4] 波士顿轨道系统的第三轨(the MBTA’s third rail):原语中的MBTA全称为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马萨诸塞州海湾交通管理局),是大波士顿地区提供巴士、地铁、通勤火车和轮渡等公共运营服务的最大的运输管理部门,在本文指轨道系统。第三轨(third rail),又称输电轨,是沿轨道一侧或在轨道之间铺设的第三条轨道,用以给电动机车提供动力。

[5] 洛根机场(Logan Airport):全称为“爱德华·劳伦斯·洛根国际机场”(General Edward Lawrence 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机场。

[6] 约翰·汉考克大厦(John Hancock Tower):是波士顿一栋241米高的装有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也是波士顿最高的建筑。大厦以美国革命家、政治家约翰·汉考克(1737—1793)的名字命名。

[7] 原文中的walking 为斜体,起强调作用,故本译文中的“步行”下面加了着重号。

[8] 指1964年3月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起凶杀案。28岁的基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女士在遭到歹徒暴力侵犯的35分钟内多次呼救,但38名目击者没有一人伸出援手,致使这一不该发生的惨剧变为现实。旁观者的冷漠让该命案成为美国最有名的社会事件之一。